6.1 面向对象概述

2024-10-10

6.1 面向对象概述

在程序开发初期,人们使用结构化开发语言,但随着软件的规模越来越庞大,结构化语言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开发周期被无休止地拖延,产品的质量也不尽如人意,结构化语言已经不再适合当前软件开发的发展趋势。这时人们开始将另一种开发思想引入程序中,即面向对象开发思想。面向对象开发思想是人类最自然的一种思考方式,它将所有预处理的问题都抽象为对象,同时了解这些对象具有哪些相应的属性及行为,以解决这些对象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面向对象设计实质上就是对现实世界的对象进行建模操作。

1、对象

对象,是一个抽象概念,英文称作“Object”,表示任意存在的事物。世间万物皆对象!在现实世界中,随处可见的一种事物就是对象,对象是事物存在的实体,例如一个人,如下图所示。

通常将对象划分为两部分,即静态部分与动态部分。静态部分被称为“属性”,任何对象都具备自身属性,这些属性不仅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不能被忽视的,例如人的性别,如下图所示。

动态部分指的是对象的行为,即对象执行的动作,例如人可以行走,如下图所示。


2、类

类是封装对象的属性和行为的载体,反过来说,具有相同属性和行为的一类实体被称为类。例如,把雁群比作大雁类,那么大雁类就具备了喙、翅膀和爪等属性,觅食、飞行和睡觉等行为,而一只要从北方飞往南方的大雁则被视为大雁类的一个对象。大雁类和大雁对象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在递归火山中,类包括对象的属性和方法。类中对象的属性是以变量的形式定义的,对象的行为是以方法的形式定义的,有关类的具体实现会在6.2节进行详细介绍。

3、面向对向程序设计的特点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具有以下特点:封装、继承。

3.1. 封装

封装是面向对象编程的核心思想。将对象的属性和行为封装起来,其载体就是类,类通常会对客户隐藏其实现细节,这就是封装的思想。例如,用户使用计算机时,只需要使用手指敲击键盘就可以实现一些功能,无须知道计算机内部是如何工作的。

采用封装的思想保证了类内部数据结构的完整性,使用该类的用户不能轻易地直接操作此数据结构,只能操作类允许公开的数据。这样就避免了外部操作对内部数据的影响,提高了程序的可维护性。

使用类实现封装特性如下图所示。


阅读10
分享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