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练习题

2024-10-10

3.6练习题

1️⃣练习题一:判断手机号码是否存在

  1. 题目:在视窗或安卓项目环境中,在界面布局中放置1个编辑框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手机号码,再放1个按钮用于触发判断用户输入的手机号码是否正确,若手机号码正确则提示“电话正在接通中,请稍等!”,若手机号码错误则提示“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号码不存在,请重新输入!”。

  2. 提示

    • 通过对象_电话号码文本1 = 编辑框1.内容的方法来获取编辑框中用户输入的手机号码并赋值给文本型变量对象_电话号码文本1

    • 通过对象_电话号码文本1 != "123456789"的方法来判断用户输入的手机号码和题目预设的正确手机号码123456789是否不相等,此表达式涉及到本教程2.5节《运算符》的相关知识。

    • 本题主要考查读者如果否则条件语句的用法是否掌握。

  3. 参考答案(视窗项目)

<火山程序类型="通常"版本=1/>

火山.程序

启动类<公开基础类=窗口程序类折叠>
{
    变量主窗口对象<类型=我的主窗口>

    方法启动方法<公开类型=整数>
    {
        主窗口对象.创建主窗口 ()
        返回 (1)
    }
}

# ===

我的主窗口<基础类=窗口注释="样例主窗口"@视窗.布局="client_size = \"500, 300\""标题="我的主窗口">
{
    变量编辑框1<类型=编辑框折叠2隐藏值属性="0"@视窗.布局="id = 101\r\npos = \"119, 90, 64, 19\""标题="编辑框1">
    变量按钮1<类型=按钮折叠2隐藏值属性="0"@视窗.布局="id = 102\r\npos = \"119, 134, 64, 26\""标题="按钮1">

    方法按钮_被单击<接收事件类型=整数注释="当按钮被单击后发送此事件">
    参数来源对象<类型=按钮注释="提供事件产生的具体来源对象">
    参数标记值<类型=整数注释="用户调用\"挂接事件\"命令时所提供的\"标记值\"参数值,非此方式挂接事件则本参数值固定为0.">
    {
        如果 (来源对象==按钮1)
        {
            调试输出 ("请输入电话号码")
            变量对象_电话号码文本1<类型=文本型>
            对象_电话号码文本1=编辑框1.内容
            如果 (对象_电话号码文本1!="123456789")
            {
                调试输出 ("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号码不存在,请重新输入!")
            }
            否则
            {
                调试输出 ("电话正在接通中,请稍等!")
            }
        }
        返回 (0)
    }
}

注意:此代码段可直接整体复制到火山视窗子平台的代码编辑区域内,用于覆盖现有代码进行使用。

2️⃣练习题二

  1. 题目:在生物实验室做单细胞细菌繁殖实验,每一代细菌数量都会成倍增长,第一代菌落中只有一个细菌,第二代菌落中分裂成两个,第三代菌落中分裂成4个,以此类推,请问第十代菌落中的细菌数量。

  2. 提示:此题用循环方法来解题。

  3. 参考答案(视窗项目环境):

<火山程序类型="通常"版本=1/>

火山.程序

启动类<公开基础类=窗口程序类折叠>
{
    变量主窗口对象<类型=我的主窗口>

    方法启动方法<公开类型=整数>
    {
        主窗口对象.创建主窗口 ()
        返回 (1)
    }
}

# ===

我的主窗口<基础类=窗口注释="样例主窗口"@视窗.布局="client_size = \"500, 300\""标题="我的主窗口">
{
    变量按钮1<类型=按钮折叠2隐藏值属性="0"@视窗.布局="id = 102\r\npos = \"119, 134, 64, 26\""标题="按钮1">

    方法按钮_被单击<接收事件类型=整数注释="当按钮被单击后发送此事件">
    参数来源对象<类型=按钮注释="提供事件产生的具体来源对象">
    参数标记值<类型=整数注释="用户调用\"挂接事件\"命令时所提供的\"标记值\"参数值,非此方式挂接事件则本参数值固定为0.">
    {
        如果 (来源对象==按钮1)
        {
            变量对象_细菌数量<类型=整数=1>
            变量对象_计次1<类型=整数>
            循环 (1, 10, 对象_计次1, 1)
            {

                // 在这个例子中,循环从1迭代到9(注意,不是从0开始,而是从1开始),但实际上我们只需要迭代到第9代,因为初始时我们已经有了第1代的细菌.

                // 在每次迭代中,我们将"对象_细菌数量"乘以2,以模拟细菌数量的翻倍.当循环结束时,"对象_细菌数量"就包含了第10代菌落中的细菌数量.

                对象_细菌数量=对象_细菌数量*2
                调试输出 (对象_细菌数量)
            }

        }
        返回 (0)
    }
}



阅读5
分享
写评论...